学术观点|马旭燕:清末民初市场化翻译中的稿酬演变(1862-1937)
作者简介
马旭燕,讲师,四川外国语大学博士研究生,研究方向:翻译史、翻译-经济跨学科研究。
一、引言
翻译稿酬是出版机构因发表翻译作品而付给译者的报酬,稿酬机制关乎出版物稿源的可持续供应、精神产品的质量高低和译者生存的物质保障,是赞助系统中的“经济因素”。翻译赞助研究虽然成果丰富,但聚焦“经济因素”的探讨较为缺乏。关于清末民初的第三次翻译高潮,“除已经叙及的意识形态的利用、文学观念的转变等方面的原因外,还有一个经济方面的原因。”(查明建、谢天振,2007: 54)对于稿酬研究,个别译者个案研究探讨了翻译也为“稻梁谋”的问题(张建青、王海军,2009;丁艳丽,2013);译者社会心理研究涉及稿酬,探讨较为深入(苏艳,2018),但仅限晚清部分,未能把稿酬演变的完整过程勾勒出来;中文界探讨创作稿酬与文学发展关系时,对翻译稿酬附带提及。总体来说,以“翻译稿酬”为主题的研究数量不多、有待深入。翻译稿酬如何诞生,经历了怎样的演变过程,译者如何以此为生并造福社会呢?本研究拟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。
二、演变背景
清末民初的翻译活动与古代佛经翻译、明末清初科技翻译相比,赞助系统发生了较大变化。佛经翻译以朝廷赞助为主、信徒捐赠为次,采用译场制度,赞助人为译者修筑寺院,供应一切译经费用及生活用度。明末清初的科技翻译除了皇室赞助,还有士大夫官吏赞助与传教团体赞助。到了清末民初,上述赞助形式依然存在但逐渐势微,报馆书局等民间多元赞助日益壮大,翻译稿酬就诞生于这一时期。
近代资本主义萌芽产生,商品经济发展,市场因素对翻译产生影响。稿酬属于商业行为,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。如表1所示,市场化翻译中,译作作为商品而存在,读者与译者为买卖双方,以报馆书局等出版机构为交换中介,稿酬、版税发挥价格机制的作用。翻译生产经历了译者——译作——货币——购稿人/出版商——读者的过程。
表1:“市场化翻译”因素分析
首先,从媒介的角度看,报刊书局生存发展催生了稿酬制度。受传教士在中国办报的影响,中国逐渐有了自己的报刊,并且技术手段从传统的手抄、木刻转变为印刷,传播速度大大提高。但是民营报刊由于规模小、资金少而运转较差,生存艰难。“从1895年到1949年,据不完全统计,全国有3.4万种杂志创刊,而能维持一年半载的不足1%,维持10年以上的仅十几种。”(汪家熔,2003:65)报刊要在竞争中生存发展,就必须保证稿件数量与稿源质量。通过给予供稿人经济上的回报,建立长效机制,可以稳定稿源。
第二,从译者的角度看,科举制度废除,传统文人另谋生路,于是依靠稿酬而谋生并实现人生价值的译者群体不断壮大。科举废除,仕学分离,传统士子丧失了科举取士进入官僚体系的机会,从四民之首沦落为百无一用的“书生”,面临职业危机,生计也成问题。其中一批地处东南沿海的文人,与西方文化接触较早,思想敏锐。商品经济下稿酬制度的建立,为他们觅得了生存的间隙,他们最早完成了从士人到译者的转型。这类译者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,数量日益增多,引领了时代的发展。
第三,从读者的角度看,报刊杂志刊登翻译作品能更好地满足新兴都市阅读群体的需求,争取并取悦市民消费群体。近代都市开始出现,市民阶层形成,他们作为译者与出版界的“衣食父母”,阅读兴趣具有重要参考价值,文学逐渐大众化、平民化。市民群体注重消闲娱乐,喜欢新奇、有趣的精神作品,侦探类、科幻类翻译小说大受欢迎。各种期刊迎合读者,普设文艺副刊。专门的小说类期刊纷纷创立,普登“征文启事”,通过稿酬吸引投稿。
三、演变历程
写稿取酬,中国古已有之,但它是一种自发、混乱的行为,个别性、随意性强,酬赏、买卖均可,没有统一的标准,没有法律化、制度化。现代意义的稿酬从无到有,再到普遍接受,经历了一个缓慢复杂的演变过程。对相关史实进行搜集梳理与系统归纳,以具有影响力的事件为分界标志,可将清末民初翻译稿酬的演变历程分为四个阶段(表2所示),以1862年《上海新报》的一则征稿启事为萌芽期的开始、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为结束标志。
表2:稿酬演变与译者治生
(一)萌芽期
1) 文字酬劳机制的变革
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时期,翻译活动虽然以洋务派官吏赞助为主导,但商业性质的稿酬萌芽孕育发展。
晚清开始,报社向作者或译者征收版面费,之后版面费逐渐免除。近代上海第一份商业性中文报纸《上海新报》刊登征稿启事:“华人如有切要时事……均可携之本馆刳刻,分文不取。”(上海新报社,1862)之后《申报》创刊号《本馆条例》称:“如有骚人韵士,有愿以短什长篇惠教者,如天下各名区竹枝词,及长歌纪事之类,概不取值;如有……概不取酬。”(申报社,1872)“分文不取”“概不取值”“概不取酬”表明,报刊发文机制发生重大转变,付费刊登向免费刊登过渡。
之后免费刊登向奉酬刊登转变。近代最早为实物稿酬,货币稿酬始于新闻稿,间有画作征文启事。《申报》创刊8个月后,成功挤垮《上海新报》,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力。文人士大夫耻于谈钱,故而《申报》早期只向中稿者赠送一份价格8文的《申报》和一本价格80文的文艺副刊。之后货币稿酬出现,《申报》广搜新闻,称对新闻供稿者“酬送菲议” (申报社,1875)。《图求说》征求“照图编成小说一部,约五万字……择其文理尤佳者一卷,愿送润笔洋20元,次卷送洋10元……”(申报社,1877)
关于翻译,1872年《申报》刊登短篇小说《谈瀛小录》《一睡七十年》《乃苏国奇闸》,1873年《申报》副刊《瀛寰琐记》连载长篇小说《昕夕闲谈》。这种商业报刊上的翻译行为应该是有经济回报的,但稿酬不详。究其原因,可能与译者本人及整个社会对翻译的观念与认知有关。
2) 士大夫译者“翻译为耻”
付酬征稿下的译者主要出现在近代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,他们属于最后一批士大夫译者,具有浓厚的士人身份特征,以入仕为官为人生目标。至于翻译,他们只是被迫为之,更多地把翻译视为支助科考、暂而为之的谋生手段。
这种心态的表现形式之一就是译作没有签署真名,通过笔名隐藏真实身份,甚至笔名也不断更换。例如,上文提到的中国近代第一部长篇翻译小说《昕夕闲谈》译者署名“蠡勺居士”,并同时使用“小吉罗庵主”“蘅梦庵主”等笔名。至于真实姓名,长久以来一直存在争议。学界考证,经历了“蒋子让”说、“蒋其章”说、“管斯骏”说、“蒋子让和管斯骏”二人说、西人说等不同观点。之后,“以上三个方面提供的确证,无可置疑地表明,《昕夕闲谈》译者蠡勺居士的真实姓名是蒋子相其章……综上所说,困惑百年之久的《昕夕闲谈》译者之谜可以说已经完全揭开。铁证如山,可以定案。”(邬国义,2008:304)蒋其章1842年出生于浙江钱塘县商籍,与当时的读书人一样,他担任主笔、从事翻译时,不忘科举“正途”,多次赴试,1877年考中进士,1878年赴任敦煌县令,但是2年多后他就被革职。究其原因,可能与时任陕甘总督的左宗棠“江浙无赖文人,以报馆为末路”的偏见有关(姚公鹤,1989:128)。此后他担任左宗棠步将及其继任者的幕僚长达10多年之久,晚年落魄寂寥(邬国义,2011)。
蒋其章的生平经历折射了译者本人及当时社会对待翻译的态度。传统“华尊夷卑”的观念根深蒂固,译者对转换“夷言”的翻译工作缺乏认同,读书科考、入仕为官才是人生“正道”。同时期的官方机构京师同文馆致力于译才培养,但入馆学习并非学子心甘情愿。同文馆首届毕业生张德彝是清政府的职业外交翻译官,一生出国8次,27年海外度过,但是他对译员身份并不认同,以“不学无术”的“舌人”自嘲。他对于未走科举之路深感遗憾,垂老告诫儿孙:“国家以读书能文为正途……余不学无术,未入正途,与正途为伍,而正途亦间藐与为伍。人之子孙,或聪明,或愚鲁,必以读书为要务。”(2010:192)蒋其章出身商籍,一定程度上具有商人圆通、务实的精神,故而能在科举途中以商助儒。但是这一代人仕宦情结难以摆脱,一旦科考成功,具备了入仕为官的条件,毅然回归士大夫之列。
蒋其章成功回归,但从此岌岌无名。于此同时,还有一些传统文人,受时代发展与个人际遇影响,始终无法回归。王韬因为父亲去世,他作为家中长子,经济压力过重而受聘于墨海书院,协助传教士翻译西书。但是他深受“华夷之辨”思想的困扰,整个翻译生涯充满矛盾与痛苦。虽然他接受过基督教的洗礼,但终其一生真正信奉的是儒家思想。直到他协助理雅各翻译中国经典,传播儒家学说,才以份内之事的责任感积极愉悦地从事相关工作(王宏志,2011)。
(二)形成期
1) 稿酬制度的形成
翻译稿酬正式形成于维新派的翻译活动中,他们敏锐地认识到稿酬机制在吸引译稿上的作用。1897年大同译书局创立,为了吸引社会各界广泛译书,梁启超在《叙例》中称“海内名宿,有自译、自著、自辑之书,愿托本局代印者,皆可承印。或以金钱奉酬,或印成后,以书奉酬,皆可随时商订,同志之士,想不吝见教。”(1897: 3-4)这其中虽然没有明确的稿酬数额,但出现“金钱奉酬”“以书奉酬”字样。
稿酬制度建立的标志之一是期刊“千字计酬”方式的形成。这一时期不再仅有模糊的“奉酬”字样,而是出现具体明确的稿酬支付标准。梁启超创立中国第一部小说杂志《新小说》,《新小说社征文启》称:
这则征文启事意义深远。首先,它区分了创作作品与翻译作品,认识到二者相互独立的文化价值。第二,它把作品分为甲、乙、丙不同等级,表明对作品质量的重视,有利于鼓励优秀著译作品。第三,按字数计算稿酬,可操作性强。此后,译创分家、作品分级、按字计费的稿酬支付方式被越来越多的期刊效仿,广为施行,影响至今。
按字计酬外,稿酬制度的建立还表现为版税提成方式的形成。1901年东亚益智译书局公开征求翻译书籍,称“当酌送润笔之资或提每部二成相酬”(1901:6)。同年严复翻译《原富》,与南洋公学译书院张元济商讨出版事宜,通信中提出:“仆尚有鄙情奉商左右者,则意味,既经公学购印,则成书后自成公学之产,销售利益应悉归公学得之;但念译书颇费苦心,不知他日出售,能否于书价之中坐抽几分,以留著书者永远之利益。此于鄙人所关尚浅,而于后此译人所劝者大,亦郭槐千金市骨之意了。”(1986: 538)严复是近代首位具有现代版权意识的译者。经过商议,译书院以“贰仟金”买下《原富》译稿,并将译书售价中的十之二成(20%)分给了译者。该书成为“我国第一部既拿稿费,同时再拿版税的书”(汪家熔,2009:179),是中国近代版税制度的发端。此外,严复以“郭隗千金市骨”的典故劝告出版者通过支付版税,彰显招聘优秀译者的诚意,积极为翻译工作争取经济回报。
1903年商务印书馆与严复就出版《社会通诠》订立合约:
这份合约是目前所见完整保留下来的早期出版合同,它明确规定了译者、出版者双方的权利义务关系,用语严谨,条款严密,可为后世合同之典范。“每部收净利墨洋五角”,对照此书当时售价,折合版税率约40%。具体、详实、丰厚的经济利益回报,说明译者的劳动成果得到社会承认。译者对译书具有较大的自主权,著作权得以充分保障。这有助于提升译者的职业身份认同,吸引更多的人投身翻译事业。
以上征稿启示与版税合同属于社会契约,尚未上升到法律的高度,稿酬制度正式建立还表现为稿酬的法律化。清政府1910年颁布《大清著作权律》,其中四章第28条规定:“从外国著作译出华文者,其著作权归译者有之……盖翻译虽不得视为著作,究与翻刻不同,须费几许日力而后成,故应奖励之,与著作者同视。”(秦瑞玠,2015:26)从法律的高度保护翻译权利,说明翻译活动已经发展至较高水平。从此,翻译从私人的自娱自乐活动转变为市场上公共流通的商品,文字工作的商品性得到认可与保障。虽然清末诞生的法律随着清王朝的灭亡而失去效力,但却在1915年的《著作权法》、1928年的《著作权实施细则》中得到继承。
2) 转型期译者:从“卖文为耻”到“卖文为生”
这一时期的译者早期也醉心科举功名,但受时事影响,他们经历了卖文为耻到卖文为生的观念转变,通过翻译实现报国与养家的双重目的。
林纾早年寻求功名,他考中举人后七次参加进士科考均不第,从事翻译是偶尔为之。1897年林纾丧妻,为排遣忧郁心情,在友人劝说下与人合译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,由吴田作坊刊刻而成,为家刻本,印量较少,主要用于馈赠亲友。闻到商机的汪康年获得了该译书的铅印发行权,并报刊发文称“用巨资购得”译本。但此时的林纾受士大夫“耻于言利”的影响,对“巨资购得”字眼很敏感,谢绝报酬,写信给汪康年:“昨阅《中外日报》,有以巨赀购来云云。在弟游戏笔墨,本无足轻重,唯书中虽隐名,而冷红生三字颇有识者,似微有不便……兹议将来赀捐送福建蚕学会,请足下再行登报,用大字写《巴黎茶花女遗事》,每部价若干,下用小字写:前报所云,致巨赀为福建某君翻译此书润笔,兹某君不受,由本处捐送福建蚕学会。合并声明。”(1986:1159)在林纾的执意要求下,汪康年刊登纠正告白:“此书闽中某君所译,本馆现行重印,并拟以巨赀酬译者。承某君高义,将原版寄来,既不受酬赀,又将本馆所偿板价若干元捐入福州蚕桑公学。特此声明,并致谢忱。昌言报馆白。”(同上:1656)
林纾后期远离仕途,专事翻译。清政府1901年开经济特科,林纾受到举荐,但他婉谢不赴。《黑奴吁天录》由文明书局购得版权并在发售广告中称“出以重资购得”,林纾没有再反对,并且译文签署真名,接受翻译给他带来的声誉。成名后的林纾稿酬颇丰,千字6元。他靠此解决了生计之忧,此外还仗义疏才、扶贫济困。即使如此,1916年林纾致信高梦旦,讨要十几年来漏算字数应得的稿酬,最终讨回600多元(苏建新,2012)。从早期执意谢绝、捐献稿酬到晚年主动索要,林纾认可了“文字有价”的观念。
严复青年时代,学习西学是寒门子弟的无奈之举,严复念念不忘的是科举仕途。他四次科考而失败,最后在科举废除5年之后得到“一等文科进士”出身,了却功名夙愿。之后严复被屡授官职,但凭清末俸禄已无力供养全家,他也逐渐失去对功名的向往。“薪水不过在京三百两,江南一百两,终久是靠不住的,所以甚见忧烦。处处裁减经费,即会运动亦难,况我不会运动耶!”(严复,1986:767)朝廷腐败无能让严复灰心失望,自身个性与官场运作格格不入,且俸禄无法维持家庭开支。严复经过艰难转变,将施展抱负与赚钱谋生的着力点转向西学,通过翻译实现人生价值。
伴随《大清著作权律》的颁布,以及科举制度的废除,越来越多的文人尝试译书谋生。周瘦鹃父亲早逝,家境贫寒,从中学时代开始翻译外国作品以补贴家用。“二十二岁时,为了筹措一笔结婚的费用,就把这些年来译成的西方各国名家短篇小说汇集拢来……定名为《欧美名家短篇小说丛刻》……编译完工之后,就由局中收买去,得稿费四百元,供给了我的结婚费用。”(郑逸梅, 1983: 52)包天笑晚年回忆他翻译生涯的开始,他无意间偶然翻译《迦因小传》《三千里寻亲记》《铁世界》等,得到稿酬,喜出望外,“我于是把考书院博取膏火的观念,改为投稿译书的观念了。”(2009:174)个别文人译书谋生的成功,对家乡的亲朋邻里产生了示范、提携作用。张碧梧家道中落、辍学谋生,《时报》工作的表兄毕倚虹为他购买英文小说,嘱其翻译,他由此通过翻译走上了创作之路。
(三)回落期
1) 稿酬取消
稿酬制度建立之后,有一段时间出现了稿酬取消的倾向,它发生在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,以《新青年》的影响最大。从有酬到无酬,过程如图1所示。《新青年》(原名《青年杂志》)创刊初期,公开征稿,向译者发放稿酬,但是由于办刊经费出现困难,同时也由于相关负责人把报刊媒体定位为革命武器,杂志逐渐无酬翻译。1918年《新青年》发布“本志编辑部启事”:“本志自第四卷第一号起,投稿简章已取消……此后有以大作见赐者,概不酬资。”(新青年社,1918)
图1:无酬译稿的过程
由于《新青年》的巨大发行量与影响力,形成强有力的示范。此外,还有《学衡》之类杂志,旨在宣传学术思想,也无稿酬。这些影响之下,《少年中国》《新潮》《星期评论》《每周评论》等纷纷效仿,无酬译稿逐渐成为一种风气与时尚。
2) 革命译者排斥稿酬
《新青年》核心成员把自身定位为革命人士,排斥稿酬,部分原因是稿酬推动翻译繁荣的同时,也带来媚俗、逐利等负面倾向。《申报自由谈》在吴觉迷、陈蝶仙等任主编时,根据文体不同,稿酬支付标准有异,其中谐文最高,甚至达到千字6元,而同时期的小说稿酬一般只有千字1-2元,稿酬的刺激使谐文数量大增继而屡见不鲜,内容从嬉笑怒骂转到低俗秽琐。这种现象,时人已有观察:“朝脱稿而夕印行,一刹那间即已无人顾问。盖操觚之始,视为利薮,苟成一书,售诸书贾,可博数十金,于愿已足,虽明知疵累百出,亦不暇修饰。”(寅半生,1900:3)
翻译媚俗倾向有逐利原因,但另一方面也是译者夹缝中求生存,迫不得已而为之。近代译者虽然通过翻译取得一定收入,但却无法仅仅依靠稿酬来谋生,必须通过“第二职业”自我资助,许多译者同时是编辑、作家或教师,身兼数职。《新青年》依托北京大学,《学衡》依托东南大学,陈独秀、胡适、吴宓等都有大学教职,社会名望较高,即使没有稿酬支撑,物质生活也有一定保障。但是,名人之外的青年译者,他们初出茅庐,没有什么名气,稿酬级别最低,并且还时常受到报馆书局的歧视,被视为“文丐”,报馆对稿费支付推三阻四,并不时加以盘剥。无酬译稿使他们遭受了紧迫的生存压力,如青年茅盾、郭沫若等,翻译不得不同时也为“稻梁谋”。这注定“无酬译稿”只能维持一小段时间。
(四)高潮期
1) 稿酬维权与普及
一段时间的稿酬回落之后,文字工作者的稿酬意识觉醒,稿酬演变迅速进入高潮期,并一直持续到全面抗战爆发,翻译进入战时服务阶段才结束。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,工人阶级为了争取自身的合法权利而罢工,权力意识高涨,著作权人权利意识也普遍觉醒。同年8月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以茅盾、郑振铎为代表向总馆谈判,提出“增加工资”、“缩短工作时间”等要求,取得成功。同年9月《出版界的根本问题》见诸报端,“商务抽版税的办法,著者最多只得一成五,其余八成五归它自己,这是剥削劳心者!”(壮学,1925)
著作权人还效仿工人,成立自己的组织,集体团结共同维护自身利益。1927年“上海著作权人公会”成立,成立缘起中称:“到资本(主义)制度形成而且盛大之后……就产生一种以出版事业来营利的‘书贾阶级’。于是著作权人的精神的产品商品化了,著作权人的地位一变而为零卖商或受雇者,著作的人被资本家剥削完全与体力劳动者同期命运。”(胡怀琛,1957:268)
稿酬维权的司法案例这一时期也不断涌现。著作权人为了维护自身经济利益,打击抄袭,对簿公堂,甚至惊动国民政府教育部。1928年林语堂编撰《开明英文读本》,由开明书店出版。出于商业利益之争,世界书局随即请林汉达编写《标准英语读本》,并大打广告。但后者与前者存在多处雷同,两个书局协商未果,上诉法院陷入僵局之后,林语堂将林汉达抄袭、剽窃之处逐条列出,上告教育部,请求给予著作权保护,最终赢得官司。同年8月,鲁迅委托律师,向北新书局负责人索要版税所得,准备通过司法程序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,最终追回了书局拖欠的稿酬。
由于这一时期人们的稿酬意识觉醒,稿酬得到普及,标准提高,并且形式多样化。清末很长一段时间,稿酬只针对小说、传奇、戏剧等通俗易懂、受众面广的文类,不针对诗歌。但是到了高潮期,诗歌翻译也可获酬。固定稿费、稿费入股、版税提成、买断版权、补助津贴等稿酬支付形式均已出现。公开征稿——著译者投稿——稿件发表——支付稿酬成为常规的文字作品生产环节,被普遍认可。
2) 新型译者“按劳取酬”
新型译者多在新式学堂接受教育,很多还有留学经历。他们认识到了西学翻译的社会价值,主动选择从事翻译,同时认可写稿取酬、按劳所得的现代稿酬观念,“卖文为生”甚至被公认为一种生存法则。
当时的译者可以分为两类,第一类是纯文学译者或严肃文学译者。稿酬制度的确立为他们提供了经济基础,保障了他们的人格独立与精神自由。茅盾6岁起父亲卧病不起,家庭开销全靠母亲一个人。他北大预科毕业后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,从事大量翻译工作,从而摆脱“求生”压力。蔡元培、朱光潜通过编译著书,自筹费用,游学海外。鲁迅注重翻译,一生译作颇丰,同时也高度重视个人经济问题。“钱,高雅的说罢,就是经济,是最要紧的了……人类有一个大缺点,就是常常要饥饿。为补救这缺点起见,为准备不做傀儡起见,在目下的社会里,经济权就见得最要紧了。”(2005: 168)1927年鲁迅放弃教职,成为自由撰稿人,完全依靠稿费版税生活。1927-1936年的《鲁迅日记》详尽地记录了他的各项经济来源,细至分厘。
第二类是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译者,以鸳鸯蝴蝶派为代表。近代小说虽然从政治小说开始,但时局动荡、政治黑暗、派系复杂,民众很快对政治说教厌倦放弃。同时民族资本主义发展,市民群体扩大,小说开始转向市民生活、消遣娱乐。杂志迎合市民需求,同时也不掩饰其商业属性。《礼拜六》是“民初最成功、最流行的杂志”(熊月之、许敏,1999:70),其《出版赘言》称:“或问:‘子为小说周刊,何以不名礼拜一、礼拜二、礼拜三、礼拜四、礼拜五,而必名礼拜六也?’余曰:“‘礼拜一、礼拜二、礼拜三、礼拜四、礼拜五人皆从事于职业,惟礼拜六与礼拜日,乃得休暇而读小说也。’……读小说则以小银圆一枚,换得新奇小说数十篇,游倦归斋,挑灯展卷,或与良友抵掌评论,或伴爱妻并肩互读,意兴稍阑,则以其余留于明日读之。晴曦照窗,花香入坐,一编在手,万虑都忘,劳瘁一周,安闲此日,不亦快哉!”(钝根,1914)
四、结语
本文探讨了翻译稿酬制度产生、发展并被普遍接受的过程。稿酬合法化,“一名之立,旬月踟蹰”式脑力劳动得到经济回报,译者不必再依附于某个政教机构,可以采取一种全新的治生方式。稿酬调动了译者的积极性,壮大了翻译队伍,是促进翻译繁荣的因素之一,并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译者的思想独立与人格独立。但是近代翻译市场贫弱,译者无法完全依靠稿酬而生存,往往身兼数职,没有名气的青年译者或底层译者生存艰难。从稿酬这一“经济因素”的角度审视翻译,可以洞察学界之前所忽略的某些侧面。
基金项目:本文系2021年四川外国语大学研究生重点创新项目“清末民初翻译稿酬演变与译者治生”(SISU2021YZ001)的阶段性成果。
注释及参考文献
注 释
①《申报》早期译者多由报社主笔兼任。《昕夕闲谈》译者兼第一任主笔蒋其章的稿酬不明,尚待考证。但是据2000年上海书店出版社《上海轶事大观》第238页记载,王韬“光绪年曾任《申报》主笔,月撰论说六篇,月薪七十元。”据此推断,蒋其章也有经济回报。
参考文献
[1]包天笑.钏影楼回忆录[M].北京: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,2009.
[2]陈独秀.投稿简章[N].青年杂志,1915-9-15.
[3]钝根.出版赘言[N]. 礼拜六,1914-6-6.
[4]丁艳丽.茅盾“为稻粱谋”的翻译[J].语文学刊,2013(18).
[5]东亚益智书局.东亚益智译书叙例[N].北京新闻汇报,1901-2-28.
[6]胡怀琛.上海著作权人公会缘起[A].张静庐.中国出版史料补编[G].北京:中华书局,1957.
[7]丽荣.商务最早的出版合同[J].出版史料,2007(4).
[8]梁启超.大同译书局叙例[N].时务报,1897-9-30.
[9]鲁迅.鲁迅全集第一卷[M].北京:人民文学出版社,2005.
[10]秦瑞玠.大清著作权律释义[M].北京:商务印书馆,2015.
[11]上海图书馆编.汪康年师友书札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年版,1986.
[12]上海新报社.本馆谨启[N].上海新报,1862-5-7.
[13]申报社.本馆条例[N].申报,1872-4-30.
[14]申报社.本馆告白[N]. 申报,1875-7-15.
[15]申报社.有图求说出售[N].申报,1877-10-17.
[16]苏建新.林纾小说翻译实际收入新探[J].明清小说研究,2012(4).
[17]苏艳. 从文化自恋到文化自省:晚清中国翻译界的心路历程[M].武汉: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8.
[18]汪家熔.近代出版人的文化追求[M].南宁:广西教育出版社,2003.
[19]汪家熔.中国出版通史 清代卷(下)[M].北京:中国古籍出版社,2009.
[20]王宏志.“卖身事夷”的王韬:当传统文士当上了译者[J].复旦学报,2011(2).
[21]邬国义.第一部翻译小说《昕夕闲谈》译事考论[J].中华文史论丛, 2008(4).
[22]邬国义.《申报》第一任主笔蒋其章卒年及其他[J].华东师范大学学报,2011,(1).
[23]新青年社.本志编辑部启事[N].新青年,1918-3-15.
[24]新小说社.新小说社征文启[N].新民丛报,1902-10-31.
[25]熊月之、许敏.上海通史 第10卷 民国文化[M].上海:上海人民出版社,1999.
[26]严复.与张元济书(八). 与夫人朱明丽书(四十七)[A].王栻.严复集[G].北京:中华书局,1986.
[27]姚公鹤.上海闲话[M].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1989.
[28]寅半生.小说闲评叙[N].游戏世界.1900-9-8.
[29]查明建、谢天振.中国20世纪外国文学翻译史(上卷)[M].武汉:湖北教育出版社,2007.
[30]张德彝.《张氏宝藏集》序[A].编纂委员会.清代诗文集汇编(766卷)[G]. 上海:上海古籍出版社,2010.
[31]张建青,王海军.翻译也为稻粮谋——以包天笑为例从经济角度谈晚清翻译[J].新西部,2009(5).
[32]郑逸梅.书报话旧[M].上海:学林出版社,1983.
[33]壮学.出版界的根本问题[N].现代评论,1925-9-19.
文献来源:原载《中国翻译》2023年第3期,第44-52页,推送已获作者授权,引用请以期刊版为准,转自“浙大译学馆”。